智能裝配生產線作為產品裝配行業(yè)重要的流水線設備,在現(xiàn)代工業(yè)生產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智能裝配生產線經過這幾年的發(fā)展普及,已經成為了工業(yè)自動化設備生產中比較常見的一種裝配型流水線設備。作為智能裝配生產線的生產廠家,根據客戶要求設計生產自然是沒有太大的問題,而要點就是采購方能夠準確表達需求信息。我們總結了一些智能裝配生產線的選型注意事項,可供大家參考:
1、提供加工產品的詳細信息,比如:長寬高尺寸信息、重量;
2、提供應生產品加工工藝流程信息,或者是生產線需要完成的功能;
3、需要確定整套裝配生產線的基本參數,比如:寬度、高度、節(jié)距、長度、輸送速度和承重等;
4、有無特殊的要求說明,也是需要在生產廠家設計方案前溝通明確的。
5、智能裝配生產線布局
(1)花瓣型布局
花瓣型布局是由多個單元共同組成,是按照“兩個遵守、兩個回避”原則進行布局的結果。這種布局有助于提高單元間的互相協(xié)助,從而提高生產線平衡率?;ò晔讲季质沁M行“互助協(xié)作”的必要條件。
互助作業(yè)就好像運動場上的接力賽一樣,在交接區(qū),實力強的選手可以適當的彌補實力弱的選手。在工作中也是一樣,單元之間的作業(yè)員也要把產品像接力棒一樣去傳遞。如果前單元的作業(yè)員耽誤了時間,后單元的作業(yè)員就幫助前單元從機器上卸下產品。這種做法,顯然依靠“花瓣式”布局為前提。
(2)“一個流”生產線布局
按精益生產的理念,除了以上的兩個方面,還有更重要的因素需要考慮,精益生產布局追求的目標主要有以下幾方面:使物料搬運成本最小化;空間的有效利用;勞動力的有效利用;便于員工之間、員工與管理者之間、員工與用戶之間的信息溝通。一個流(One—Piece Flow)”生產方式是指產品在生產過程中盡量實現(xiàn)小批量的輪轉,最好是單件的流動。
它是減少在制品數量的最好方法,是消除生產線浪費的良策。它的基礎是要使加工生產線像流水裝配線一樣流水化,但要犧牲非瓶頸工序設備的利用率,因此要盡量平衡生產線,減少設備的產能損失。
(3)“U”型布置
車間流水線布置一般歸納為如下兩種:傳統(tǒng)“一”字型生產線布置(即按加工順序排列設備)和U型布置。隨著精益生產思想的推廣,傳統(tǒng)生產線越來越多地被U型生產線所代替,因為傳統(tǒng)生產線布置有如下缺點:一個人操作多臺設備時將存在“步行的浪費”,增加了勞動強度,同時也不能實現(xiàn)人員的柔性化調整。而在U型布置中,生產線擺放如U型,一條流水線的出口和人口在相同位置,一個加工位置中可能同時包含幾個工藝,所以U型布置需要培養(yǎng)多能工。它減少了步行浪費和工位數,從而縮短周期、提高效率,同時也減少了操作工,降低了成本等。
上述幾點建議,要定制一套復合要求的智能裝配生產線需要制造商與客戶多次詳細溝通后才會有的好方案哦,要以最實惠的價格設計最適合自身生產的設備,才能做到真正意義上的事半功倍!